晓昱:去以色列之前我心中有很多问题,在以色列这么狭小的土地,人口可能还不到北京的1/3,但是它却创造了很多奇迹。犹太人是一个非常的命运多舛的民族,他们不断的被放逐到世界各地,他们又是全世界最 优秀的人,我们所有人对犹太人好像有一种又爱又恨、说不清的感情,一系列的问题在我们脑海中,我们这次去找到了三个关键词。
心中的上 帝是什么?
第一个关键词是“信仰“。因为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是三个宗 教的文化圣地,这么多种的宗 教在这个地方融合,我们每个人在那个地方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文化震撼。刚才大家说到以色列的创新让人激动,日本的企业给人的是感动,我觉得以色列在那个地方给你的也是丰富的文化的感动,比如他们对宗 教的信仰。
实际上我觉得信仰这个东西我们讲的不仅仅是宗 教,表示的是一种相信,可能你信的是上 帝,也可能相信的是自己。比如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相信教育能够改变自己,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这个国家,所以你看到犹太人,他们颠沛流离,但是最后在这个小小的土地上还是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我觉得我们听到他们历史 上所有的故事是非常感动的。之前分享的时候一个人说到,一个有信仰的人在自由的土地上才能保证基业常青,我觉得这个体会就是犹太人对宗 教传承执着的一个感受。
随行的嘉宾说,中国人是要的太多,信的太少。我觉得以色列人恰恰凭着对上 帝的信仰,凭着对自己的相信走到了今天。他们有一句话:即使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们仍然拥有上 帝。我们心中的上 帝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在座企业家需要思考的一个最严肃的问题。
学习是甜蜜的事情
第二个关键词,这是以色列的哭墙,包括耶 稣,第二个关键词是教育。以色列有一个特别的制度,一个是靠经书,不断的千百年的传承,另外他们有一个拉比的制度,拉比是专门负责研究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把它传承下去的,他们什么都不干。这说明犹太人非常注重他们的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去传承。
实际上我觉得犹太人认为两个东西对他们是最重要的,一个是上 帝,一个就是他们的孩子。所以,其实你可以说,学习也是一种信仰。那么,我刚才谈到了家庭的教育,犹太人是一个以母系社会为主的家庭,母亲扮演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大家看到那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其实跟他们的家庭教育有非常深的关系。
犹太人小朋友接受教育的时候,会在他们面前摆一盘糖,就是告诉孩子:学习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所以,在犹太人的观念里面,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已经植入基因的动态式的学习。
在学习当中犹太人鼓励的是什么?每天孩子回到家里,他们的 妈妈问的不是你今天学了什么,或者你玩的开心吗?而是你今天提了什么问题?你问倒老师了吗?
当孩子提问题的时候,也不是简单的回答,而是启发他为什么。所以这个是创新的基因,只有一个民族懂得思考、懂得置疑、懂得反思,才有这么好的基础。
我非常喜欢一本书《爱与黑暗的故事》,讲到犹太人怎么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阅读,他们认为保卫国家是用军队,保卫自己的身份是用宗 教。他们说,怀疑和争论就是以色列文明的一个特征,我们这边可能千篇一律的要求我们服从。
不在苦难中死去,就要在创新中重生
我们谈到了创新,以色列有很多创新的事迹,我觉得它的创新跟硅谷的创新不太一样,它是一种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是逆境中的创新,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从zhengfu到民间资本的投入都非常支持他们的创新,所以他们才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比如在战斗中的创新,所以这导致我们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不在苦难中死去,就要在创新中重生。
我们看到他们拥有最多的沙漠,但是他们发明了世界上的滴灌技术,包括他们的人市场那么狭小,所以他们是用技术的创新证明一切。下面请我们团队的刁一航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刁一航:与我们通行的周其仁的教授,在做私董会分享的时候,引出一个问题,以色列这么一个小国家,人口不过八百万人口,为什么在全球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在他的引导下,我们总结出来信仰,包括犹太人的宗 教文化。最终周教授总结了一个词,其中的一个就是“浓度”。
在今天一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刻,我们去了以色列要感受什么?就是我们要有浓度,无论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各种资源,希望我们的资源能够优质的,有效的整合起来,增强我们的浓度,我们就找到一个突破口,我们就去做有效的创新。今天上午董明珠董姐的话,我们无论有美国的绿卡、加拿大的绿卡、或者有火星的绿卡,但是你还是中国人,如果中国人没有脊梁,你的企业都做不大。
Q&A
提问1:刚才大家介绍以色列,这个国家确实让人振奋,除了刚才讲的信仰、教育,在他们规范性的制度方面,有没有让我们值得借鉴的?
晓昱:这个确确实实是值得我们zhengfu学习的,我们几乎听到所有的企业,我们去参访的时候,每家公司都是一样的,首先介绍自己的国家多么好,以至于有一天我问他们,这是你们zhengfu规定的吗?他们说不是,因为我们自豪。
因为在这个国家所有的事情是自下而上,不是自上而下的,这个也跟硅谷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zhengfu更像一个服务者,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帮助企业。包括在投资方面,zhengfu会组建一个最大的风险投资,zhengfu投资投风险最大的项目,如果亏了,zhengfu来承担,但如果有很大的收益算企业的,所以它极大的刺激了高风险企业的成长,我觉得这就是zhengfu应该要做的事情。
以色列有一个生态系统,我也参加过硅谷的学习,我觉得在以色列的学习,像周教授讲的,学习分很多种,有的是快速的拿来主义,但是我觉得在以色列是根植于你的文化价值中的一种东西,可能跟日本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我觉得这个不是马上就可以学到的。
我其实想送给大家一个,我们听过以色列的一个诺贝尔奖得主阿龙教授的一句话,他说:当你看到一条河流的时候,不是要顺流而下,而是应该在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核心价值以后,逆流而上。
顺流而下大家非常轻松,但是一个人要敢于逆势而为,我觉得这个才是我们的勇气和眼光。
提问2:刚才我听了大家说以色列的宗 教信仰的问题,以色列对宗 教狂热的信仰,对创新到底是阻碍多一些,还是促进多一些?
高建明:我讲一个小故事,了解一下以色列的信仰问题。这次去的很多企业家都很热心,其中张海源他去的时候带了一些四川的榨菜,很热心,估计我们在以色列吃不好,所以在一次用餐的时候,他很热心把盘子里面都放了一些榨菜,放了榨菜之后,酒店的服务员出来说,你不可以这样做,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就是不能吃认为不干净的食物,所以首先不允许我们在他们的餐厅吃外带的食物,这个大家可能理解。
但是,不可以理解的是什么?因为我们的食物沾了他们的盘子,他们把所有的盘子都丢掉了,他们认为这个盘子已经沾了不干净的食物,无法判断,所以不能使用。所以,可以想象到犹太人对宗 教的执着和信仰。
对创新,以色列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国家和民族。它在宗 教信仰上特别执着,但是在适应这个环境上,非常的开放和创新。所以,它这两点我们也觉得非常矛盾。但是,恰恰世界上就是存在这样一种存在,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