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直之心
今天我们四位代表日本游学团为大家分享我们的感悟和收获。我们这次分享分为三个关键词,一句话,还有一个落地的案例。
首先我讲一下我在日本最深的感受,对于日本东方文化的传承,到目前为止我们参观的所有企业基本上都是百年历史。所以,当时所有的企业家觉得很惊叹,因为在中国能够称之为百年历史的企业其实真的非常少,包括在世界上能够称之为百年历史的企业也非常少。但是,在日本却非常多。为什么有这么多百年历史的企业?这是我们这次日本之行最想去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们最后达到的一个目标就是希望知道他们百年历史留下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最后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其实他真正传承下来的并不是这个企业带来多少财富,而是为日本整个国家,为日本的经济留下了非常好的文化,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素直”。
日本最有名、最伟大的一个企业家,被封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一生的座右铭也是“素直”。为什么松下先生被称为日本最伟大的企业家,我们一直在探究。有一位记者问松下先生,请问您为什么这么成功?为什么被称为经营之神?松下先生讲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说我9岁的时候家里就破产了,9岁的时候成为一个学徒,在一个自行车工厂打工,让我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第二、我小学没有毕业,一辈子在学习;第三、我从小体弱多病,要加强身体的锻炼。
松下先生说人的一生90%靠命运,人一辈子可能90%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他愿意花10%去改变命运。就是命运带给他无助的时候,他仍然选择坚持那颗“素直”的心,其实在中国也有这样伟大的企业家,比如褚时建老人,不管命运带给他多少无奈,但是他仍然坚信,他一定会成功,这种伟大的精神就是“素直”之心。
为什么坚持,想一想当初
第二个关键词是“初心”。每位在场的企业家最开始创业的初心是什么呢?可能是因为国有企业没有给他很好的工资,或者zhengfu机关没有很好的自由,或者为了让家庭过的更好。但是,我相信我们真正的初心是为了让身边的人更幸福,是为了让我们的企业发展的更大,为了让这个企业能够代表这个国家。
我在日本真正看到了这些非常伟大的企业家,他们有300多年的历史,可能他这个企业一直只是生产一个很简单的食品,但是他仍然坚持他的初心,他不忘初心,愿意用他的努力告诉大家,我们能够生存百年,我们不仅仅是上市,不仅仅是赚钱,我们要让这种精神坚持百年。
一切在现场
第三个关键词是“一切在现场”。在游学过的五个企业和三个讲座当中,反复出现两样东西,第一是企业文化。第二就是一切在现场。这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发现,实际上一切在现场里面,答案永远在现场。我想在现在这么浮躁的年代,有这样一种企业文化让我们企业家更好的去理解什么叫企业,什么叫未来。
我们在参观300多年的面筋店的时候,带给我的第一个震撼就是当我们进门的时候,有一个用中文书写的一个“先义后利”,他讲我们的家训就是这样,我们要先把义气放在第一位。为什么他们可以传承300多年,就是不易流行,这是给我们非常大的震撼,这是我此行在日本游学最大的收获。
其实我接到来分享这个任务,我有点犹豫,但是后来发现我们应该来,我们是做有机天然食品为特色的一个食品电商,七年的创业,我只坚持跟大家分享好东西。所以日本这次游学真的是一个好东西,我从来不为任何不好的东西站台。我参加过很多商学院,光华、长江,我觉得这次的日本游是我觉得印象非常深刻的,我觉得非常高质量的,我凭着我的良心在说这些话,谢谢。
落地案例:我从日本回来就脱离了集团
王敬宇:我分享一个故事,丰田汽车,丰田织机是它的母公司,它很快变成世界头把交椅,在机械领域,他的儿子丰田喜一郎毅然决然的投身到丰田汽车的产业中,创业了丰田汽车。
受这个案例的启发,我3月28号从日本回到国内,4月28号就脱离集团,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目前我的公司是在当地做一个O2O的平台,本身我父亲做的企业是百货公司,主要经营线下的流量,我的O2O的服务平台主要经营线上的流量。
目前我这个公司,从4月14号开始运营,到现在为止,已经经营了大概有几千人的粉丝,日均单量大概100单左右,也会面临很多问题,也会有很多挑战。但是,我觉得我走了这一步,我不后悔。
日本行的导游在我们群里分享了一句话,世界是一本书,那些不去旅行的人只能看到书里的某一页,所以世界这么大,何不去看看!
Q&A
提问1:刚才听王敬宇说,你成立了O2O平台,具体是哪个行业?
王敬宇:前期是外卖送餐,后期可能做上门洗车,和上门洗衣。
提问跟进:有点像百度外卖?
王敬宇:但是在中国的市场,任何行业都有纵深。我要迅速的建立起来我们的壁垒,等着巨头们来打。
提问2:你的父亲是做百货业的,线上的这些资源为什么不从他的渠道里获取,然后又去从百货的领域里面做你的创业?
王敬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要做体外的孵化和体外的创新,丰田汽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体外孵化的案例,其实我在开始创业之前,我已经在集团里面工作了两年半的时间,说实在话,转型的努力尝试很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可能有一些小的成效,但是不成体系。
我经历过日本游学之后,我想到如果我做这件事,必须脱离集团,自己成立单独的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成立公司的钱是我自己出的,我父亲就在现场,我可以告诉他,我的商业决策不会受你的影响。
提问3:你们去日本考察的感受跟去美国有很大不同,从你们的感受来说,日本企业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是互联网+传统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互联网?
李思蓉:硅谷我去过,以色列我也有公司,两者我都非常清楚,这并不矛盾,我们去参观的公司都是世界上非常知名的大企业,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工具,但是它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也许再过二十年,互联网根本不是什么事了,可能有其他的东西代替他。
所以互联网仅仅是一个工具,百年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它的本是什么?我们在延续它的本的基础上,才有其他的+,你有了+1、+2、+3、+4。
日本游学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哭了三次,哭是我们内心的触动,对它精神的触动,对它文化的触动。我在硅谷不会哭的,内心触动的是日本企业百年的历史。
提问4:日本给我们的感觉非常理性,美国给我们的感觉非常感性,你们在日本找到的是一个根、一个本,你做的是O2O的项目,互联网的浪潮当中要求你很快,你如何在“本”的基础上,平衡你的快和利,而且做到先活下来再说?
日本游学团:我们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叫做“先义后利”,互联网行业本身也是先义后利,因为互联网行业是先讲用户价值,再讲商业价值。这一点恰好完全符合先义后利的标准。
不易流行,“不易”是什么东西?我们的集团,我们的愿景可能是满足我们当地人的需求,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让当地人民生活的更幸福,但是我不会变,我会把我的服务方式跟互联网对接。
李思蓉:我觉得并不矛盾,一定要有美国,一定要有以色列,一定要有日本,这三者加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